誨人不倦的解釋|誨人不倦的意思|漢典“誨人不倦”詞語的解釋
“誨人不倦”的解釋,成語解釋,國語辭典,網路解釋 耐心教導人而不知倦怠。《論語.述而》:「默而識之,學而不厭,誨人不倦,何有於我哉!」《文明小史.第二六回》:「幸虧那瞿先生誨人不倦,當下就把那住家野雞的始末根原,詳詳細細的演說了半天。
誨人不倦是什麼意思,誨人不倦的典故出處,反義詞,近義詞
誨人不倦的含義及意思, 誨人不倦的典故, 【出處】:《論語·述而》:「學而不厭,誨人不倦,何有於我哉?」 陽光歷史 養生知識 成語大全 成語典故,成語出處,成語文化 × 成語大全
誨人不倦,誨人不倦的意思,近義詞,例句,用法,出處
誨人不倦 意思, 誨人不倦的出處,【典故出處】:先秦 孔子《論語 述而》:「默而識之,學而不厭,誨人不倦 ,何有於我哉!」 歡迎光臨! 登錄 臺灣美容網 臺灣成語網 成語釋義,成語故事,成語典故 × 非四字成語 3字成語 5字成語 6字成語 7字成語
《誨人不倦》是什么意思,怎么讀
成語大全提供《誨人不倦》是什么意思,怎么讀。誨人不倦,誨人不倦的意思,誨人不倦是什么意思,誨人不倦什么意思,誨人不倦的近義詞,誨人不倦的反義詞,誨人不倦的拼音,誨人不倦
誨人不倦_水鏡回天錄白話解〈賢聖篇〉 宣化上人著
誨人不倦 :我學了之後要做什麼呢?學以致用。你若不用,學它又做什麼?學了你不用,那是等於不學一樣。你盡「懷其寶,而迷其邦」,自己在那個地方,沒有盡上自己的責任,去令其他人明白,把人家都弄得很糊塗。所以要誨人不倦
學而不厭是什麼意思,學而不厭的典故出處,反義詞,近義詞
學而不厭的含義及意思, 學而不厭的典故, 【出處】:《論語·述而》:「默而識之,學而不厭,誨人不倦,何有於我哉?」 陽光歷史 養生知識 成語大全 成語典故,成語出處,成語文化
子曰:「默而識之,學而不厭,誨人不倦,何有於我哉?」語譯
22/7/2015 · 問: 子曰:「默而識之,學而不厭,誨人不倦,何有於我哉?」語譯 答: 孔子說:把所見所聞的默記在心裡,努力學習而不厭棄,教導別人不倦怠,這些事情對我來說有什麼難的?孔子說:「將知識默記在心,學習時,不感到滿足;教人時,不感到疲倦,對我來說沒
字:誨 (注音:ㄏㄨㄟˋ,部首:言)
《國語辭典》中單字“誨”注音為ㄏㄨㄟˋ,拼音為huì,部首為言,14筆畫,意思是1.教導,勸導。例:教誨,誨人不倦2.引誘,誘使。例:誨盜誨淫 《國語辭典》中單字“誨”注音為ㄏㄨㄟˋ,拼音為huì,部首為言,14筆畫,意思是1.教導,勸導。例:教誨,誨人不倦2.引誘,誘使。
仁
仁是古代中國人的倫理觀念,因為儒家的發展而成為中國古代重要的道德標準,人格境界及哲學概念。孔子之前已經有關於「仁」的觀念,但是孔子對「仁」的重視和闡述提高了它的重要性。很多學者認為「仁」是孔子思想的核心。仁與義合稱為仁義。
「仁」字來源 ·
孔子
孔子為魯國人,遠祖是殷商 王室,武王克殷後,他的祖先分封到宋國。 其十六世祖是殷商 帝乙,十五世祖為宋國第二任國君宋公仲,十二世祖是宋前閔公,十一世祖弗父何 讓位給弟宋厲公,拜為宋國上卿。七世祖孔父嘉是宋國大夫,曾為大司馬,在宮廷內亂中被殺,孔父嘉子木金父避災逃到魯國
名號與稱呼 ·
刻骨銘心
形容深記在心,永難忘懷。 【例】這位老師誨人不倦,有教無類的教學熱誠,讓曾受教於他的學生們刻骨銘心。形容感激在心,永難忘懷。元.劉時中〈端正好.眾生靈遭磨障套.三煞〉:「萬萬人感恩知德,刻骨銘心,恨不得展草垂韁。
默而識之,學而不厭,誨人不倦的文言文翻譯,_作業幫
默而識之,學而不厭,誨人不倦中的識是什么意思 2017-09-23 默而識之,學而不厭, 誨人不倦翻譯成現代成語是什么 2017-11-16 英語翻譯 2017-10-03 其他回答 口里不說而心里記住它,學習卻不滿足,教誨別人卻不厭倦, 作業幫用戶 2017-11-01
祝賀用語參考
我們不是公司。我們不是組織。我們是一群好朋友,把日常生活接觸的資料蒐集在一起 – 分享。如此而已。 才德咸欽 ‧ 懋功勛績 ‧ 任重道遠 ‧ 步步高陞 ‧ 卓越幹練 ‧ 英才得展 ‧ 德澤宏施 奉鋼高懸 ‧ 高才得展 ‧ 政通人和 ‧ 志若長虹 ‧ 豐功偉績 ‧ 鵬程萬里 ‧ 鵬飛鷹揚
成語詞典/民胞物與
成語詞典提供兩種查詢方式,可按首字注音索引查詢成語,也可按首字拼音索引查詢成語,包含三萬多個成語,324條成語典故,200多則成語故事,上百個成語典故及相關歷史人物故事,內容豐富,查詢方便,非常感謝您的使用!
誤人子弟反義詞,誤人子弟相反詞查詢
誨人不倦: 樂於教誨人而不知疲倦。例學而不厭,誨人不倦。——《論語·述而》英be tireless in teaching; teach with tireless zeal; 為人師表: 以身作則,率先垂範,用實際行動做人表率。英be worthy of the name of the teacher; be a paragon of virtue and learning;